黄南秦艽的基本介绍黄南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气味苦涩。土壤地貌状况黄南秦艽保护地区土壤腐殖...

黄南秦艽的基本介绍
黄南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气味苦涩。
土壤地貌状况黄南秦艽保护地区土壤腐殖质积累明显,潜在肥力高,平均有机质总含量为16.5g/kg,地下水资源丰富,耕性和肥力较好,产区土壤种类以栗钙土、灰钙土和灌淤土为主,质地壤土,微碱性,通气透水,抗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耕作土壤养分一般是氮、钾、铁、铜等元素,具备农业生产全方位进步的有利条件,适合黄南秦艽种植。为黄南秦艽的成长提供好的存活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质的黄南秦艽。气候特征黄南秦艽保护地区海拔2000|3800米之间,雨热同季,干湿季差别明显;热量充足,无霜期短,降水变率大,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并富含紫外线。平均气温5.5℃,年日照总时数达2634.9小时,无霜期约150天,气温较差13.7℃。成长期的积温可达2500℃,该气候有益于黄南秦艽的成长,有益于光合用途,果实营养物质积累多,因降雨量小,减少了秦艽受有害生物侵染的几率,所产秦艽产量高,品质好。水文状况黄南秦艽保护地区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泽曲河、巴曲河、茫曲河、莫曲河、隆务河等是黄南秦艽的主要灌溉用水来源。境内河川污染较少,水质好,合适于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富含钾、钙、磷、铁、钙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清澈优良。黄南秦艽成长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25.7mm,主要集中在6至9月份,加之种植地区无化工等污染性工矿企业,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重金属污染历史,致使黄南秦艽绿色无污染,品质好。独特的降水、光照、气候条件对秦艽独特的药性形成具备决定用途。适合的自然气候、独特肥沃的土壤资源,为秦艽成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形成秦艽独特的品质资源,为秦艽的进步奠定基础。
黄南秦艽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范围包含:同仁市(隆务镇、保安镇、多哇镇、兰采乡、双朋西乡、扎毛乡、黄乃亥乡、曲库乎乡、年都乎乡、瓜什则乡、加吾乡3镇8乡,72个行政村)、尖扎县(马克堂镇、康扬镇、坎布拉镇、贾加乡、措周乡、昂拉乡、能科乡、当顺乡、尖扎滩乡辖3镇6乡,79个行政村)、泽库县(泽曲镇、麦秀镇、宁秀乡、和日乡、王家乡、西卜沙乡、多禾茂乡,2镇5乡,64个行政村)、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宁木特镇、赛尔龙乡、柯生乡、多松乡2镇3乡,39个牧委会),北部为尖扎、同仁两县,南部为泽库县、河南蒙古自治县。共计4个县区,10个镇22个乡215个行政村39个牧委会。地理坐标为:北纬34°20′~36°00′、东经101°00′~102°27′,种植面积50亩,鲜样年产量25吨。
商品特征
感官特点:黄南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气味苦涩。内在品质:黄南秦艽经测试主要成分为浸出物含量≥28.%,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量≥5.0%。秦艽有效成分测试值与标准值比较秦艽有效成分《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通则》标准秦艽有效成分测试值1秦艽有效成分测试值2秦艽有效成分测试值3浸出物,%2431.5430.8329.49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量,%2.56.5975.7186.938注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通则》标准与黄南秦艽测试值对比。安全需要:黄南秦艽严格根据国家有关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获奖荣誉
黄南秦艽,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