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

全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全国特产礼品,全国特产美食,全国特产批发,全国旅游景点大全

杏花楼月饼

杏花楼月饼的基本介绍杏花楼月饼登陆上海近百年,其传统的豆沙、莲芸、椰蓉、五仁已成为“四大金刚”。杏花楼最有名的豆沙必用海门的特级大红袍,莲芸一律用湖南通心湘莲,椰蓉来自海南的特级椰丝,五仁中的榄仁来自广东西山,杏仁来自新疆北山,核桃则用云南...

杏花楼月饼的基本介绍

杏花楼月饼登陆上海近百年,其传统的豆沙、莲芸、椰蓉、五仁已成为“四大金刚”。

杏花楼最有名的豆沙必用海门的特级大红袍,莲芸一律用湖南通心湘莲,椰蓉来自海南的特级椰丝,五仁中的榄仁来自广东西山,杏仁来自新疆北山,核桃则用云南头箩核桃,其用料十分考究。精细的制作工艺,是杏花楼月饼成功的最大奥秘。经过几代人近百年的积累,杏花楼月饼的独特配方已成为经典品牌资产。 杏花楼月饼在秉承中秋古韵的同时,依据市民生活的需要,不断革新登高。聘请全国唯一的月饼高级技师陈明信精心制作的上等鱼翅鲍鱼月饼,用茅台酒提香,颗粒明确,层次分明,满足了高端需要。

杏花楼是以粤菜起家靠月饼发家的一家著名企业。
1928年,杏花楼的经营者以商人特有视角,捕捉到月饼这只极具人文精神的敏锐食品,开始试制月饼,他们买来当时市面上知名的月饼,逐只解剖,从月饼色泽、皮子、馅芯、用料配料、烘焙、口味作了仔细研究,并瞄准较出名的陶陶酒家月饼展开销售角逐,但第一年以失败而告结束。第二年,杏花楼重整旗鼓,拓展销售角逐,加紧研究工艺,提升水平,精工细作,并先生产了300公斤月饼奉送给老客户品尝征求建议,从而学会了上海人既要外形好看,又要馅芯好的消费特征。当年杏花楼就组织职员进行精心制作,第一竭尽全力到全国著名产地选择和购买优质材料,为形成杏花楼月饼特点奠定优良的水平基础。从此杏花楼月饼以用料讲究领先众企业。经过精心筹备,1929年杏花楼月饼初次正式面市便在上海一炮打响。将来杏花楼月饼不断改进工艺,从选料、配方、加工都独具一格。
1930年杏花楼生产的月饼就具备外型美观,色泽金黄,油水充足,皮薄馅丰、松软可口的鲜明特点,月饼花色也多:有莲蓉、豆沙……等,自然在市民心中树起了牌子。

现在前辈们相继过世,然而他们的后代都在父辈的职位上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传统和技艺,使杏花楼月饼生产十六道工序八个控制点一师一徒有着天然的纽带和严谨的代传。今天,后代们也已是五六十岁左右的人了,月饼生产也从手工向机械智能化方向进步,新一代的月饼传人正在向技能型、科技型转变。

商品特征

杏花楼月饼既保留天然原味,又具备低脂、低糖、高蛋白富含营养的优良品质。同时将改进工艺配方与运用新设施相结合,使手工精制与机械加工优势互补,达到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的经典意境。因此,杏花楼在进步中防止重复海量老字号过去走弯路的进步误区,在提高内涵的革新中获得了品牌、效益的双赢。

杏花楼月饼极神秘的要数十六道工序中的八个控制点。第一,十六道工序均系一师一徒单传,月饼生产八个要紧控制点各有高师带徒,因此各有棋高中一年级着的诀窍,也就是说,同一道工序换个师傅,做出来的商品一直缺了点神韵,差了口气,难怪想偷艺的人如何也偷不走整套的工艺配方。

杏花楼月饼生产十六道单传工序既神秘又严谨,长久以来,已形成特定的操作流程管理,这就是杏花楼月饼成功形成特点鲜明的重点所在。

历史民俗

讲起杏花楼的月饼,目前家喻户晓了。但在二十年代,杏花楼开始制作月饼时并无知名度。当时上海的广式月饼比较有名的是冠生园、陶陶酒家。杏花楼经理李金海瞄准知名的陶陶酒家月饼,陶陶酒家座落在四川北路,那时杏花楼的月饼销路不好,李金海一方面加紧研究工艺、提升水平,其次在陶陶酒家对面临时租了一间店面,挑彩旗,请吹打乐的,聘好看的小姐来同陶陶酒家唱对台戏。第一年以失败结束,第二年重整旗鼓,提升水平,精工细作,继续唱对台戏,这样杏花楼月饼终于一炮打响。将来杏花楼月饼不断改进工艺,从选料到加工都独具一格,在市民心中树起了牌子。杏花楼月饼用料讲究,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油水充足,皮薄馅丰,松酥可口。月饼的花色也多,有:莲蓉、椰蓉、香肠、百果、豆蓉、麻蓉、豆沙、嫦娥奔月、凤凰贡月、双龙盘月、三潭印月、月宫宝盒等。杏花楼月饼从此在上海名声大噪,成为中秋必须具备上等礼品。 解放将来,杏花楼几经装修改造,使楼由原来的四层变成目前的五层。

杏花楼月饼不只优质其内,还精于其外。
1933年聘请上海著名国画家杭樨英设计绘画了一幅中秋尝月的图画,还配有“借问月饼哪个家好,牧童遥指杏花楼”的诗句。使用硬板纸制成印有“嫦娥奔月”的彩色国画的饼盒,如此质地挺硬的盒装月饼很惹人喜欢,从此杏花楼月饼名声更为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到了四十年代,杏花楼的纯正莲芸月饼已盛行上海,因为在沪的广东人以莲芸月饼为上品,当时杏花楼的铲芸名师王开,经不断研制积累了一套流程严密的铲芸技术,莲味纯正,因此每逢月饼上市,买卖十分红火。那时杏花楼旨在树立酒家形象,吸引餐厅买卖。其中吃饭送月饼就是一招。因此,凡富豪的结婚宴会,满月酒,最佳选择杏花楼。为此,杏花楼一直留有老客人留言簿,依据需要,中秋送饼,端午送粽子,新年送腊味,至此杏花楼特点食品销售量虽不大,知名度却非常响。

解放后,杏花楼月饼历程了一段在计划经济模式中风风雨雨的进步过程,让人欣慰的是:月饼知名度依然越做越大。
1950年,当时市烟糖公司推出月饼三统一的规定,即:价格、材料、规格三统一,如此沪上月饼如出一辙,没特点。为了不失传统特点,杏花楼据理力争,需要维护月饼用料讲究的特有品质,终于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同,并鼓励发扬特点。到了1956年,杏花楼又革新了上品伍仁果料月饼,用料实、颗粒明确,加上用山西的汾酒和玫瑰糖,分外喷香,品尝后回味无穷,并依据上海人的爱好,不断提升豆沙月饼的水平。如此杏花楼月饼显然独一无二,特点鲜明,月饼知名度更为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获奖荣誉

杏花楼月饼制作的工艺也在2007年被评为上海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9月4日,获评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发布的《2020中秋月饼品牌预热榜单TOP10》榜单第4名。

2021年9月,入选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发布的《2021年中国月饼品牌排名Top10》。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博雅特产网 » 杏花楼月饼:https://www.zmlly.com/news/202508/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