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

全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全国特产礼品,全国特产美食,全国特产批发,全国旅游景点大全

沁源绵黄芪

沁源绵黄芪的基本介绍沁源绵黄芪根呈圆柱形,有些有分枝,上端较粗且中心偶呈枯朽状或黑褐色,长5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柔韧,不容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具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有放射...

沁源绵黄芪的基本介绍

沁源绵黄芪根呈圆柱形,有些有分枝,上端较粗且中心偶呈枯朽状或黑褐色,长5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柔韧,不容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具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条长、质柔、粉性足、豆腥味浓为主要特点。

土壤地貌状况沁源县境属黄土高原区,地理单元属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区太岳山系主脉,西北隆起,东南倾低,海拔900~2500m,平均海拔1400m左右。境内山峦起伏,迭彩翠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5.7%,土壤以富含腐殖质沙质壤土为主,土质呈酸性,背坡迎风,土壤湿润,对绵黄芪成长提升品质和增加产量有利。水文状况沁源县水系以才子平山岭为分界线,其北的王风河和王淘河于古塞汇成龙凤河向西注入汾河属汾河水系,其南有沁河及其支流聪子河和紫红河,属沁河水系,两者均属黄河支流,年平均降雨量656.7mm,春天易旱,秋天多雨,与黄芪喜温、抗寒,抗旱、怕涝等生物学特质吻合度高,有益于黄芪苷、浸出物等有效成分积累。气候状况沁源县属暖温带国内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平均温度8.6℃,年相对湿度平均65%,每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90~1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19小时,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绵黄芪成长发育,生产出的绵黄芪色鲜质优。

沁源绵黄芪农商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山西长治沁源县,辖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李元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官滩乡、景凤乡、赤石桥乡、王陶乡、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计5个镇、9个乡,1个开发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8′26″~112°32′26″,北纬36°20′11″~37°0′48″。地域保护面积3333万亩,年产量1.25万吨。

营养成分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效果,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效果,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备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减少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用途,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变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情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病人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预防肝糖原降低。

4.利水消肿

脾脏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则运化不力,黄芪既能补脾益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血水肿的要紧药物之一。

5.生津养血

黄芪本身具备养血的效果,而且通过补气有哪些用途又能够帮助生血,因此黄芪也常被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及气血两虚证。

商品特征

外在感官特点沁源绵黄芪根呈圆柱形,有些有分枝,上端较粗且中心偶呈枯朽状或黑褐色,长5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柔韧,不容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具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条长、质柔、粉性足、豆腥味浓为主要特点。内在品质指标黄芪甲苷( 1H68O14)≥0.230%,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22H22O10)≥0.020%。(均以干燥品计)。商品安全及水平需要商品安全及水平需要需要符合《中国药典》及其他国家有关规定。

获奖荣誉

沁源绵黄芪,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商品”。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博雅特产网 » 沁源绵黄芪:https://www.zmlly.com/news/202509/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