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

全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全国特产礼品,全国特产美食,全国特产批发,全国旅游景点大全

纳雍姑箐贡茶

纳雍姑箐贡茶的基本介绍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区域进奉朝廷的物品。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大家喜欢。姑箐茶出产于纳雍县城东约60公里的水东乡姑箐村,这里地势较高,海拔约1800米,茶区地形复杂,峰峦重叠,山谷幽深,沟壑...

纳雍姑箐贡茶的基本介绍

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区域进奉朝廷的物品。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大家喜欢。

姑箐茶出产于纳雍县城东约 60 公里的水东乡姑箐村,这里地势较高,海拔约 1800 米,茶区地形复杂,峰峦重叠,山谷幽深,沟壑纵横,是纳雍出名的“夹皮沟”。山坡上种有漆树、桦树、枫香等,植被非常不错。而半山、峡谷的沟旁及土坎上则是成片的姑箐茶园。

营养成分

经剖析鉴别茶叶内含化合物多达500种左右。这类化合物中有的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称之为营养价值。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还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效用途的成分,称之为有医用价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包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以通过饮茶直接让人体吸收借助。因此,饮茶是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好办法,常常饮茶可以补充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商品特征

姑箐茶,采摘较为粗老,加工时半炒半晒后发酵,微火复炒的特征,形成了姑箐茶独有些风格:即外形条粗,入沸水耐泡 ( 可冲泡三四次 ) 。用纳雍生产的土沙罐熬泡,愈加别具一格。其茶味口味舒适,清香醇和。苦涩味轻,回味甘甜,是提神解渴的最好饮料,系馈赠宾客的珍贵礼品。

历史民俗

纳雍茶叶最早进入外面视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

当时,产于纳雍姑箐的大树茶据传曾是贡茶。尽管纳雍偏居一隅,离得远远的当时的政治中心,但地理的边缘化并没使纳雍茶叶边缘化。凭着舒可口感、甘甜回味的独特个性,姑箐大树茶引领纳雍进入了皇家视线。就如此,姑箐成了纳雍茶叶的代名词。

水东乡姑箐村民宋帮奎说,宋家老祖先不是当地土著,而是生活在糯克。糯克是鱼米乡,因姑箐茶成了贡茶,宋家先祖中的哥弟仨舍弃洗脚上田稻米就成熟的糯克,背井离乡迁到姑箐,经营姑箐贡茶。

在那个无序的年代,强者为王是通行法则,宋家弟兄仨站在山头上一指划,成长贡茶的几个山头就有了明确的主人。

冬去春来,时光又过去了几百年,过去进入皇家茶饮词典的纳雍,日渐没落于岁月风尘之中,就像一场电影散场,剩下的就是空白与无声。

……

上世纪九十年代,姑开乡云雾坡茶场先声夺人,将海拔1900多米的云雾大山上生产的茶叶冠以“姑箐”之称,销往北京、上海、香港等一线城市。沉默于岁月长河中的姑箐茶,从此借用云雾坡茶叶还魂,“姑箐贡茶”的符号意义变成了绿茶的经济意义。

面对造型独特、汤色翠绿、清香漫溢的纳雍茶,谙熟茶道的城里人齐齐睁大了双眼,“养在深闺”的纳雍茶强势地突破了都市人的消费封锁,“纳雍”两个字由此日渐成为一个强势的茶叶产地定义。

一花开过百花开,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时在纳雍风生水起,多家茶叶公司先后落地,多个茶叶商标先后注册。

2000年以来,纳雍县委县政府以茶产业为载体,以项目为依托,申报和推行了系列茶叶产业项目。

也是在这一时期,民革中央专家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把恢复与进步纳雍茶叶产业的手势指向纳雍,规划了大自然茶场、东风茶场、蚕箐茶场、杉木箐茶场等。

到今天,纳雍茶叶已进步到30万亩,产量达到1230吨,产值达1.3亿元。纳雍也因此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成了贵州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

纳雍姑箐贡茶的做法

姑箐茶,系百年以上乔木型大中叶群体品种,茶树平均高度 4.4 米,树幅 4.4 ~ 4.8 米。叶尖,叶齿细浅,厚硬,色绿有光泽,嫩芽色浅黄绿,无茸毛,发芽整齐。该品种有较强的抗寒性,芽叶品质好。

每年 4 月是采茶旺季,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后用新沙锅杀青,锅温 160 ℃~ 180 ℃为宜。茶青下锅,勤翻炒,抖闷结合,直到透匀为度。杀青后茶叶倒入簸箕内,用双手进行搓揉成条形。置于阳光下晒或用煤火烘至半干。放置一段时间,再将半干茶叶进行复炒,炒前先洒水在茶叶上,供叶质变软,复炒至干。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博雅特产网 » 纳雍姑箐贡茶:https://www.zmlly.com/news/202508/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