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福建种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风,一时称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闻天下,而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为最。清代乾隆年间莆田人廖必琦如此赞美家乡的荔枝:哪个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垮,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
介绍:
福建种植荔枝,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植荔之风,一时称盛。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闻天下,而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为最。
清代乾隆年间莆田人廖必琦如此赞美家乡的荔枝:哪个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垮,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粤,异香此际压三巴,莆中尤是闽中最,乌石山前有几家。除此之外,在荔乡莆田,据廖必琦记载,在他祖先庄园里曾发现奇特的品种,肉呈绿色而味甘。廖又咏诗赞曰:有宋芳名何可当,吾家荔枝自成庄,君谟此日如增谱,记取新诗入锦囊。诗中叹惜蔡襄(字君谟)当时作《荔枝谱》时没记载这个品种。
荔枝树有着最强的生命力,能活数百甚至上千年,福建各地到今天还保存不少历尽沧桑的古荔枝,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莆田城内宋氏宗祠庭院中的宋家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依旧年年结果,核小肉厚,蒂实皆香。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备止渴、滋补效果。宋代蔡襄曾写下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后来,荔枝树又被莆田定为市树。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莆田荔枝,色香味俱全,自古以来,就博得大家的喜欢。曹学全《荔枝歌》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莆田也称荔城,素以品种多、产量高、水平优而闻名。像陈紫、宋家香、状元红都是当地的优良品种。其中陈紫更是荔中绝品,成熟时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本世纪初,它还远涉重洋,传入美国南部各州及古巴等国。
荔枝还可加工成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蜜饯、荔枝酒等,并可入药。据《本草纲目》介绍,它的果实能止渴,益人颜色通种、益智、健气;壳能治痘疮出发不爽快又解荔枝热;核能治脾痛不止,妇人血气,疝气颓肿,阴肾肿痛,肾肿如斗;花和皮根能治喉痹肿痛。壳和根还可提取栲胶;木质坚实,可作家具。人誉之满身皆宝,并不是虚传。莆田民间还有如此传闻,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成分和吃人参一样高。
莆田荔枝为地理标志保护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