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黑龙江泰来县特产泰来大米。泰来县水稻栽培到今天已有百年历史,最早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当地有少数外来移民在嫩江一带借助江水种植水稻。1933年,日本组织的朝鲜垦荒团落户我县原四里五乡希望村,开始了大面积水稻栽培,1949年种植面积达到1....
介绍:
黑龙江泰来县特产泰来大米。
泰来县水稻栽培到今天已有百年历史,最早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当地有少数外来移民在嫩江一带借助江水种植水稻。1933年,日本组织的朝鲜垦荒团落户我县原四里五乡希望村,开始了大面积水稻栽培,1949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50年代,种植面积呈稳步增长趋势,至1960年增加到3万余亩,1980年进步到4.2万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尤其是水稻旱育稀植种植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抵御旱涝灾害的特征得到了充分发挥,加之以稻治涝、以稻治旱策略的推行,水稻种植面积开始较快增长,1990年进步到16.9万亩,1998年已进步到37.4万亩。2004年以来,伴随水稻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扬,国家一免两补惠农政策的勉励,水稻种植面积迅猛涨长,2008年已进步到120万亩(含省属六三农场9.033万亩,农垦系统泰来农场3万亩),年产量可达72万吨。2008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水稻567高产工程示范县(水稻亩产550公斤县、600公斤乡、700公斤以上的核心区);2009年,我县申报的23.4万亩水稻被齐齐哈尔政府初选为航天中心食品初级农商品基地。
泰来大米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泰来县江桥镇、汤池镇、大兴镇、塔子城镇、和平镇、克利镇、平洋镇、宁姜乡、胜利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地区。
泰来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商品。
泰来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 介绍
米粒为长椭圆型,米粒长度5.0~5.8mm,米粒长宽比为1.8至2.2之间,米粒呈半透明,色泽清白有光泽,精纹粒少、垩白度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蒸煮时有浓郁独特的香味,口味绵软略黏,饭粒洁白表面有油光,可口性好,微凉后口味更佳。经东北农业大学在国家测试中心对泰来主栽的优质水稻品种理化指标的测试,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二级以上稻米的规范。
2 种植历史
泰来县水稻栽培到今天已有百年历史,最早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当地有
少数外来移民在嫩江一带借助江水种植水稻。1933年,日本组织的朝鲜垦荒团落户原四里五乡希望村,开始了大面积水稻栽培,1949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20世纪50年代,种植面积呈稳步增长趋势,至1960年增加到3万余亩,1980年进步到4.2万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尤其是水稻旱育稀植种植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抵御旱涝灾害的特征得到了充分发挥,加之以稻治涝、以稻治旱策略的推行,水稻种植面积开始较快增长,1990年进步到16.9万亩,1998年已进步到37.4万亩。2004年以来,伴随水稻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扬,国家一免两补惠农政策的勉励,水稻种植面积迅猛涨长,2008年已进步到120万亩(含省属六三农场9.033万亩,农垦系统泰来农场3万亩),年产量可达72万吨。200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水稻567高产工程示范县(水稻亩产550公斤县、600公斤乡、700公斤以上的核心区);2009年,被齐齐哈尔政府初选为航天中心食品初级农商品基地。
3 生产条件
黑龙江泰来县气候光热条件十分优越,属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
限,又属干热风地带。年平均日照1578.5小时,年平均昼夜温差12.2℃,太阳辐射热量全年每平方厘米131千卡。优越的气候条件使水稻光合用途积累的干物质多以蛋白质形式积累,因此,泰来大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胶稠度高,可口性强。
泰来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一江五河,全国两大无污染河流之一的嫩江流经境内。特殊的水资源环境,使泰来大米营养丰富,重金属含量低,各项指标均好于毗邻县(市),超越绿色食品标准。同时,泰来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前沿,土质肥沃,有益于进步水稻,且大米米质好,垩白度低,精米率高。
泰来县特殊的地点,独特的气候和无污染的土壤、水资源条件,造就了泰来大米独特的品质。
4 保护范围
泰来大米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泰来县江桥镇、汤池镇、大兴镇、塔子城镇、和平镇、克利镇、平洋镇、宁姜乡、胜利乡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地区。 #p#分页标题#e#
5 专用标志
泰来大米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黑龙江泰来县水平技术监督局提出用地理标志商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黑龙江水平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通知批准。泰来大米的法定测试机构由黑龙江水平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6 技术需要
(一)品种。
使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适应当地种植的耐冷、优质水稻松粳系列、绥粳系列、东农系列、龙稻系列适合粳稻品种。
(二)立地条件。
草甸型水稻土,土壤质地中壤至轻粘,有机质含量2.1%,耕作层厚度30cm,pH值6.5至7.5。
(三)种植技术。
1.育苗:育苗方法为旱育秧,播种期为4月上中旬,播种量:每平米播催芽种子250g至350g。
2.插秧:插秧时间为5月中下旬,秧龄35至40天。插秧密度:每公顷插秧25万穴。
3.田间肥水管理:平均每年每公顷施用有机肥不少于10吨,纯氮施用量少于120公斤/公顷。借助无污染的灌溉水灌溉。
4.环境、安全需要:农药、化肥等的用法需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能污染环境。
(四)收割。
收割时间为每年十月上中旬,自然晾晒,按品种收割、脱粒。
(五)加工。
稻谷筛选去石磁选砻谷谷糙离别碾米去碎米色选抛光检验包装。
7 水平需要
1.感官特点:米粒呈长椭圆型,长度5.0至5.8mm,米粒长宽比为1.8至2.2之间,蒸煮时有浓郁的香味,米饭口味绵软、粘性适中、可口性好,米饭表面有油光润泽,凉后不回生。
2.理化指标:垩白米率3.0%,直链淀粉含量15%至18%,胶稠度65mm,蛋白质含量7%至8%。
3.安全需要:商品安全标准需要达到国家对相同种类商品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