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

全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土特产,全国特产礼品,全国特产美食,全国特产批发,全国旅游景点大全

重庆湖广会馆介绍

门票:30元儿童票: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老人票:60岁—70岁老人凭有关证件购票,半票;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凭有关证件,免票。军官凭有关证件,免票。开放时间:9:00—17:00交通概况:公交702、703、8...

门票:

30元儿童票:身高1.1米—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老人票:60岁—70岁老人凭有关证件购票,半票;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凭有关证件,免票。军官凭有关证件,免票。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概况:

公交702、703、832、868(A)、875等路车到湖广会馆站下。

湖广会馆介绍:

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设在仿古新建建筑内,它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移民史上一次极为要紧的移民浪潮――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这次移民运动的过程,对日后川渝区域文化经济生活的影响,在这里,都将一一得到解答。置身于此,犹如回到3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移民运动中去。 会馆文化专题陈列是对川渝区域海量移民会馆的一次深刻解析。会馆的起源、会馆的职能、会馆的建筑、会馆的信仰、会馆的活动,一俟铺陈,有如一段华美的丝绸,令后人叹为观止。

前面是长江滚滚东逝,后面是300多年沉默的建筑,在静静的伫立中,那些过去的斑驳烟云,过去的夺目辉煌,过去唱不完的繁华、道不尽的沧桑,都在今天,迤逦走来。

会馆建筑

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根据风水知识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非常不错,会馆就地址选择于此。

禹王殿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闻大禹治水,就过去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回家看看。所以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

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维持了刚开始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医生的颜色,一般百姓不可以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多数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可以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这样。

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湖广会馆《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的环楼木雕,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禹王宫斗拱的龙头都朝着长江,含义大龙锁江。禹王宫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戏楼,两边有厢楼,专供贵宾,台下的场地才供一般观众享用。

戏台两边,供配乐职员用的乐楼非常小;檐下的额枋雕刻着各种鬼怪故事,也包含《西游记》。禹王宫原有13座戏台,是戏台最多的会馆,曾有“戏台九重,台台不见面”的说法。可惜现在只剩一楼一底。 主体建筑大体依中轴线排列,巍峨古朴。与北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同,禹王宫是南方庙宇容易见到的木结构悬山式小山瓦顶,其中很多用的是木柱。这类木料都是专门从湖广运来。移民相信只有从家乡运来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

禹王宫大殿后面依山而上就是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由湖北黄州府移民修建。由于唐代湖北黄州一带曾设置过齐安郡,所以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由广东移民捐资兴建。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湖广大移民伊始,湖广移民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办,至康熙时正式建馆。在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大公所最有看头的就是它的戏楼。会馆是由于有了戏楼,才有了纷纭的精彩。要解析湖广会馆的精致,自然也不能离开戏楼。齐安公所的戏楼有所改进,进深更大,专供贵宾的看厅在戏楼的对面而不是两厢;乐楼比禹王宫的大得多,额枋雕刻的内容以从鬼怪故事变为二十四孝图、《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鱼樵图》等,每一个故事旁边都刻有含义福气的蝙蝠、花草、瑞兽等。而广东公所的戏楼是四座戏楼中保存最好,最气派精致的。重庆戏曲在这一时期也是进步较快的。无论官商公子、富家小姐,还是袍哥大爷、青楼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时,看客暴满,人声鼎沸。这一时期也是京剧、黄梅戏、梆子、昆曲等很多剧种与川剧进步结合比较快的一个时期。重庆的戏曲得到非常大进步。

建筑特征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征,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征。在园林造景上多使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一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一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些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括着独特质,这正江南园林的特征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征的结合。同时,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点。

重庆湖广会馆装饰有非常浓郁的徽式风格。木雕源于皖南木雕一系。皖南即古时候徽州所在,徽州木雕是闻名全国的精品。行云流水般的刻画线条,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人、鬼、神、花、鸟、兽,无不一精。广东公所戏楼斜撑上的木龙,口含龙珠,木珠居然能自由滚动而不掉落,工艺之高妙,让人称奇。

1928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刷的不止是九门八码头,也冲垮了重庆八大会馆。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与过去的重庆袍哥堂有染,湖广会馆被戴上“拉帮结派”的帽子。在“破四旧”的大运动中,红卫兵数番“洗礼”,湖广会馆的木雕石雕作品维持下来的已经不多。

封火墙

湖广会馆封火墙是非常具建筑特点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非常不错的过渡用途,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字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去连续持续的特征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非常有特点。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字形,一字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非常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少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是南式。

湖广会馆过去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博雅特产网 » 重庆湖广会馆介绍:https://www.zmlly.com/news/2025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