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90元/人。欣欣票价:78元/人起。成人-半价票:45.00元/人;大学(大专)、中专、中小学生凭学生证(不含成人教育及函授教育)对持现役军人证、离休证、残疾证的游客给予免费游览。1.2米以下儿童免费游览。65岁以上老人可凭本人身份证...
门票:
90元/人。欣欣票价:78元/人起。成人- 半价票:45.00元/人;大学(大专)、中专、中小学生凭学生证(不含成人教育及函授教育)对持现役军人证、离休证、残疾证的游客给予免费游览。1.2米以下儿童免费游览。65岁以上老人可凭本人身份证免费入园。交通概况:
乘A1、24、44路公交车可到。从市区内打车前往约15元。云南民族村介绍:
云南民族村坐落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练习基地,为消夏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有索道连接西山龙门,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风景区的旅游环路。近来为进步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与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使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风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造型富丽优雅,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形态逼真。鬼灵精怪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爽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风格迎异。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周围自然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缤纷,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知道云南各民族的风格、民族服装、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装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解说各少数民族的风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3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点的民族节日活动,叫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要紧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装,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配套设施。 云南民族村里,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祜族的芦笙舞、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哈尼族的龙巴门、德昂族的龙阳塔、景颇的木脑纵歌、壮族的铜鼓文化、奇特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遗承、与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展示,将令你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主要村寨白族村 占地62.5亩。村内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 云南民族村泼水节、“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园茶坊 ”、“戏台”、“本主庙”及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布局,使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业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沿街设有民俗馆和蝴蝶展馆。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里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 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觉得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遭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尊敬长辈是 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禁忌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 上跨过。 主要节目有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等充满喜庆欢乐氛围;民俗节庆活动“3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彝族村 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点。太阳历广场中央的 云南民族村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 向不一样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十二生肖石雕。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 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建有斗牛场和茶山园,还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区域最常见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阴历6月二 14日至26日晚上举行。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 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苗族村 选取山地为打造环境,颇具代表性,提炼了苗族建筑的精华。吊角楼展示苗族服装及手工制作工艺,民居楼则反映了生活起居的民间风范。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山歌和芦笙舞都非常受群众喜欢。芦笙舞又称“跳歌”、“打跳”、“踩芦笙”,是苗族群众自娱和表演相结合的民间舞蹈。每逢喜庆节日,苗家人身着盛装 欢聚在芦笙场上,吹起动人的芦笙,边奏边舞,尽情狂欢。芦笙舞欢快,热烈,舞姿富有禀性,小伙子们粗犷炽热,豪放稳健,女生们体态优 美,含蓄抒情。 苗族传统节庆分为农事活动节庆、物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一年一度的“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佳节,也 是年轻人男女探寻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的佳节。“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祭视先人,并邀亲朋共聚一 堂。傣寨 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绿树掩映。一幢幢“干栏式”傣家竹楼,通过蜿延 傣寨的红砂石小径联向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 风雨桥,与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着傣家的浓郁风情,是傣寨真实的民间景观再现。壮族村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期间,有活泼欢快的 “象脚激励”(“嘎光舞”)和仪态万方的“孔雀舞”。节日: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点的节日,时间是傣历6月(公历4月中旬),举行3天,头两天 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这天大家要拜佛,女生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觉得如此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藏族村 占地21亩,村内有大小坡顶民居和雕楼式平顶民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风格的藏式建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在节日期间,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节日: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非常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15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如祈愿大法会; 阴历4月8日转山会(沐佛节、敬山神);5月端午赛马大会;7月“旺果”节;冬月二十九跳神会等等。瑶寨 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 云南民族村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来自于劳动与宗 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激励、铜激励,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 风靡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等数十种。 节日:大节日有盘王节、新年、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 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阴历10月16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激励,祷告盘王(盘瓠) 保佑赐福。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阿昌寨 以一幢合院系建筑为主体,与寨门、手工作坊等建筑互为呼应,青瓦砖墙,石础抬柱,颇具特点。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客来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 ,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同意。有劝饭风俗,无论会喝酒、喝茶否,禁忌客人不 同意;遇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飞捧碗相接;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出洼”、“白柴”、“水节”。除宗教节日外,户腊撒的阿昌族,一年较大的几个节日如赶摆、蹬窝罗,会街 节、尝新节、泼水节等,都与傣族相同。摩梭之家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 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 壮族村四合寨楼起名字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区域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到今天 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 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女孩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 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